top of page
泌尿及生殖系統健康

泌尿及生殖系統健康

良性前列腺增生

成因/病徵

  • 良性前列腺肥大症是由於腺狀組織出現非癌症增生,在香港,60歲以上男性中超過一半患有良性前列腺肥大症;而80歲以上的男士中更有九成是患者。雖然是良性增生,但當腺狀組織不斷增生時,會令患者的尿道出現嚴重堵塞,阻礙正常排尿,甚至會導致下腹腫脹和疼痛。

  • 良性前列腺增生與前列腺癌有著相同的病徵,但兩者並無直接關連。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同時患前列腺癌的機會並不會因此而增加。

  • 檢測:醫生會為患者進行包括肛門指檢、驗血、驗小便、超聲波的檢查,以及進行手術抽取組織樣本化驗,以確定有否致癌細胞。

患者當中少於一半沒有任何病徵,而常見徵狀則包括:

尿急

等尿

尿頻

夜尿

​小便流量微弱

小便時感到灼痛或刺痛

治療方法

  • 醫生會因應患者前列腺的大小、病徵對病人生活的影響程度,以及患者是否有其他疾病而向患者建議最適合的治療方法。

  • 定期監察:適合較年長、病徵輕微或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以監察的方法檢視病情及預防出現併發症。

  • 接受治療:外科手術或藥物治療(單獨或合併使用),以減低前列腺的大小或減輕病情的嚴重性。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jpg

陽痿

成因/病徵

本港的40至70歲男士當中,超過一半曾經出現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礙(陽痿),而隨著年齡增長,出現陽痿的機會亦相對提高。陽痿是由於男性生殖器持續或反復出現無法勃起,或者維持勃起的狀況,影響性行為的表現。偶爾的陽痿現象屬正常,但持續出現陽痿情況則可能由於心理及生理的因素影響:

精神壓力和焦慮

過量飲酒

吸煙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或神經疾病患者

服用鎮靜劑或降血壓藥病人

缺乏睡眠

治療方法

以單獨或合併使用口服藥物治療(如舒張血管劑或荷爾蒙藥物),再配合心理治療和性輔導,或手術植片等方法。

預防方法

 

保持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作息定時。戒煙、避免過量飲酒、避免濫用精神科藥物。

impotence.jpg

早洩

成因/病徵

早洩的意思是在還未想射精時已經排出精液,或者在性交的過程中過早射精,令伴侶無法獲得滿足。早洩的出現大多數是由於心理因素,包括恐懼、有罪咎感、及憂慮自己的性表現,部份患者與性伴侶的關係出現問題時也會出現早洩問題。早洩較多發生在較年輕、或性知識和性經驗不足、以及對性產生焦慮、恐懼的男士身上。

premature ejaculation.jpg

治療方法

 

針對早洩的成因而進行心理輔導,以及教授延遲射精的技巧。

  • 「斷續刺激」療法 (“Stop and Start” Technique):透過刺激陰莖,直至感覺到即將要射精為止。然後暫停刺激30秒。當射精的意慾減退後,可再度刺激陰莖。重複刺激的過程多次,直至期望射精時,便持續刺激陰莖,直至達成射精。

  • 「擠捏」療法  (The “Squeeze” Technique):透過刺激陰莖,直至陰莖變得堅硬挺直時,由自己或伴侶輕輕擠捏陰莖頭數秒,在暫停愛撫及性刺激約30秒後,再次刺激陰莖。重複刺激動作多次,直至期望射精時,便持續刺激陰莖,直至達成射精。

  • 藥物治療 (Drug Therapy):藥物治療是現時解決早洩的首選方法。患者須在性交前一至三小時服用藥物,由於藥物的副作用較輕,患者一般都容易接受。

男性更年期

成因/病徵

男性在三十歲後,男性賀爾蒙的水平每十年便會下降大約百分之十。當男性年過四十歲後,男性賀爾蒙的水平更會加速下降,開始出現類似女性更年期的徵狀。但由於男性更年期並不會出現女性在更年期時有明顯的停經過程,故此很多男性也忽略了自己踏入更年期這個老化過程。


男性賀爾蒙是由睪丸和腎上腺製造,可以影響多個身體系統的運作。男性賀爾蒙能幫助製造蛋白質,對於勃起及正常性行為十分重要,同時會影響多項身體新陳代謝的過程,包括骨髓製造血液細胞、骨的形成、脂質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謝、肝功能及前列腺生長等。所以,當男性進入更年期時,男性賀爾蒙水平降低會令到受影響的器官功能相應降低。一般男性更年期徵狀大概可分為幾種:

  • 整體徵狀:身體脂肪比例增加;肌肉比例和質量則下降。身高會因為骨質疏鬆症而導致下降,整體感到失去活力。

  • 心理徵狀:情緒會變得陰晴不定,較易出現抑鬱、憂慮的狀況,缺乏動力及容易失眠。

  • 性及泌尿徵狀:性慾會減低、勃起時堅硬度會下降,並會出現陽萎和由於良性前列腺肥大症而導致的排尿問題。

menopause.jpg

治療方法

 

一般而言,如果男士能夠了解更年期的過程和得到心理上的支援,大部分都能順利應對更年期所帶來的改變。部份男士如果受到更年期徵狀困擾的話,可由醫生處方男性賀爾蒙補充作治療。


醫生會為患者驗血和作身體檢查,了解是否適合接受治療。男性賀爾蒙補充治療的目的是減少和預防因男性賀爾蒙下降所帶來的身體變化。適量的男性賀爾蒙可改善以下徵狀:

改善性慾和勃起功能

改善身體的肌肉和脂肪比例

改善骨質密度

改善認知能力

男性賀爾蒙補充治療包括口服膠囊、注射或皮膚貼。男性更年期的徵狀會在治療後的三至六星期得到有效舒緩。

 

男性賀爾蒙補充治療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擅自進行治療可引致嚴重的副作用。前列腺癌及男性乳癌患者絕不可以使用男性賀爾蒙補充治療,而肝病及心臟病患者亦不建議使用。

預防方法


由於吸煙和高膽固醇水平會增加男性更年期提早發生的風險,所以建議男性應該立即戒煙及有效控制膽固醇的水平,並保持定期做運動的習慣。

循環及代謝系統健康

循環及代謝系統健康

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

心臟病是香港男士的頭號殺手之一,在2020年本港有3,591名男性死於心臟病,當中約有65%是死於冠心病。近年冠心病的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四十多歲患有此病變得普遍。

 

成因/病徵
 

冠心病是心臟病的一種。冠狀動脈是負責輸送氧氣及養份到心臟肌肉的血管,當這條重要血管因脂肪積聚而收窄及硬化,便會影響心臟的血流,心肌也可能因血流減少而受到損害。冠心病由個別或多種因素綜合所致,包括:

吸煙

高血壓

糖尿病

高脂肪的飲食習慣

高膽固醇

精神緊張

缺乏運動

肥胖

家族性遺傳

heart disease.jpg

動脈粥樣硬化需要長時間形成, 第一次心臟病病發前可能不會出現任何徵狀。冠心病最常見的徵狀及病徵包括:

 

  • 心絞痛:胸口痛、翳悶或有被壓迫的感覺,痛楚可推展至單臂或雙臂,頸部、下顎、肩膊和背部;而痛楚會因體力勞動(例如上樓梯)而誘發,在休息幾分鐘後減退

  • 容易氣促

  • 臉色蒼白、流汗或身體虛弱

  • 噁心、嘔吐或消化不良


治療方法


冠心病有不少治療的方法,例如透過藥物治療、手術(導管介入和心臟手術)及改變生活模式,都有助緩和病情的惡化。


預防方法

  • 戒煙

  • 保持健康的體重

  • 在醫護人員指導下定時做運動

  • 進食低脂肪及低膽固醇食品

  • 依時服用處方藥物治療胸口翳痛,控制血壓及膽固醇的水平

中風

在2020年,香港有3,165人死於中風(大腦血管疾病),當中有51.7%是男性。患者年齡通常在50歲以上。不過,近年數字顯示患中風人士的發病年齡有下降趨勢。

成因/病徵

 

中風指部份腦部細胞因腦部動脈「閉塞」或「爆裂」,腦細胞因得不到營養及氧氣而死去。中風是嚴重的內科急症,三個月內的死亡率大概是百份之三十。


中風最常見的危險因素包括:

  • 吸煙

  • 高血壓

  • 飲酒過量

  • 肥胖

  • 精神緊張

  • 濫用藥物(如可卡因)

其他誘發性成因包括:

  • 先天腦動脈瘤及腦血管異常

  • 心臟病及其他血管疾病

  • 糖尿病

stroke.jpg

中風患者事前通常沒有任何病徵,但當病發時會突然出現以下徵狀:

  • 身體變得虛弱,臉部、手臂或腿部感到麻痺及/或顫動

  • 說話不清或失去說話能力

  • 視力模糊不清

  • 頭部劇痛

  • 行動不穩或跌倒

 

這些都是突發的急性病徵。如延誤診治,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減低康復的機會。


治療方法

 

  • 服用藥物、手術、改變生活方式

  • 接受專業人士(如護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職業治療師)提供的各種康復治療


預防方法

可透過以下方法確保心臟及血管健康,減低中風的風險:

  • 不吸煙

  • 保持均衡飲食,進食低脂肪食物及減少進食含高鹽量的食物

  • 減少飲酒

  • 定期做適量的運動

  • 控制體重

  • 爭取充足的休息,避免精神緊張

  • 定期檢查身體,控制血壓的水平(最少兩年一次)

糖尿病

目前,本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者,即佔總人口的1成,每10名港人便有1名患者,數目明顯正急劇上升。糖尿病是香港十大頭號殺手之一,在2020年有586人死於糖尿病,其中53.1%是男性。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當胰臟分泌的胰島素不足,或胰島素不能發揮功能時,血糖便會不正常地高,導致糖尿病。

成因/病徵

當血液的萄葡糖含量過高,便會出現以下的徵狀:

  • 小便頻密,晚上如廁特別多

  • 異常口渴

  • 容易疲倦

  • 體重下降

  • 視力模糊

  • 經常感染疾病

  • 部份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的病徵,直至併發症出現才發覺已患上糖尿病

 

家族中有人罹患糖尿病者是較容易得病的,建議定期身體檢查,以盡早發現這些潛在的疾病。

治療方法

 

​糖尿病有多種治療方法,例如服用藥物,改變生活方式,以及接受專業人士(如護士,營養師或足部治療師)提供的各種康復治療。


預防方法

可透過以下方法減低患上糖尿病的風險:

  • 保持均衡飲食,避免進食高糖份食物,多吃高纖維食物

  • 定期做適量運動

  • 控制體重

  • 爭取充足休息,避免精神緊張

diabetes.jpg
癌症

癌症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為香港男性第三大常見癌症,僅次於肺癌和大腸癌。過去10年前列腺癌患者大幅增加,2019年新增病例為2,532宗,發病年齡多在50歲以上。

 

前列腺是男性的生殖腺,負責製造濃液混和精子形成精液。前列腺癌是前列腺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隨著年齡的增長,男性或會出現小便困難、尿頻、夜尿多或排尿慢等問題,有可能是前列腺增生,甚至是前列腺癌的先兆。

成因/病徵
 

前列腺癌的成因至今依然不明。現時已知主要高危因素包括:

  • 年齡:50歲以上

  • 遺傳:有前列腺癌家族史

  • 飲食:高脂飲食

  • 其他:吸煙、肥胖、前列腺病變等

小便頻密,尤其在晚間

小便困難或感到刺痛

小便或精液帶血

盆骨或脊骨痛楚、腳腫

治療方法

 

  • 定期監察:對於初期階段且症狀不明顯的病人,會建議定期覆診作監察。

  • 放射治療:以高能量的射線來消滅癌細胞,但在過程中儘量不損及正常的細胞。

  • 手術切除:視乎癌症的大小和擴散情況,決定進行前列腺全切除術或睪丸切除術。

  • 荷爾蒙治療:降低睪酮的分量以減緩腫瘤的生長和症狀或收縮腫瘤,甚至使腫瘤完全消失。

prostate cancer.jpg

肺癌

肺癌患者以40歲以上的男性居多,是香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亦是香港癌症「頭號殺手」,2019年共有2,561名男士死於肺癌。肺癌是肺部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香港肺癌患者大多數是吸煙人士,而其他常見風險因素如人口老化、空氣污染和胸腔放射治療等,亦會增加肺癌的風險因素。

成因/病徵

  • 吸煙或長期吸入他人的二手煙

  • 長期曝露於某些化學品或建築物料(如石棉、鎳、鈾、鉻化物、砷、多環、烴及氯甲基醚)

  • 吸入氡氣(一種累積在建築物的天然氣體)

治療方法

 

  • 手術切除:針對早期未有擴散的肺癌最佳治療方法。

  • 放射治療:可能單獨使用,也可能在外科手術後進行,以治療未被手術切除的任何癌細胞。

  • 標靶藥物:標靶藥物有很多種,部分能阻斷細胞中的生長訊號,從而阻止癌細胞繼續生長;另一類藥物是抑制癌病血管增新,餓死癌細胞。

  • 免疫治療:利用患者本身的免疫反應機制來對抗癌細胞,能喚醒人體免疫系統中沉睡的T細胞,使其重新認出並攻擊癌細胞。

持續咳嗽

胸痛,咳嗽或深呼吸時,胸口隱隱作痛或突然劇痛

痰中帶血

食慾不振及體重下降

胸肺反覆受到感染或經久難癒

聲沙

lung cancer.jpg

大腸癌

2019年男士大腸癌新增個案達3,236宗,為男性第二位最常見的癌症。大腸癌風險一般會隨着年齡增加而上升,但近年大腸癌患者在香港有年輕化的趨勢,55歲以下的患者數目更明顯增加。大腸癌一般可分為結腸癌和直腸癌兩類,為結腸或直腸內的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癌細胞會持續生長,並逐漸擴散和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

成因

大腸癌的成因如下:

  • 高脂和低纖飲食

  • 家族中曾有人患上大腸癌或遺傳性腸病

  • 肥胖

  • 結腸長期發炎(又稱潰瘍性結腸炎)或長出息肉

  • 缺乏運動

病徵

治療方法

 

  • 手術切除:通過切除主要癌細胞,可預防由癌症所引起的腸道阻塞,並改善結腸功能。

  • 化學治療:利用抗癌藥物殺死癌細胞。

  • 放射治療:通常在手術前或手術後進行。

 

大腸癌篩查

 

國際間已有充份數據證明大腸癌篩查能有效減低大腸癌發病率。醫學會建議50歲以上男士,可定期接受篩查早作預防。政府的「大腸癌篩查計劃」現時資助50至75歲及沒有症狀的香港居民在私營界別接受篩查服務,計劃詳情可瀏覽

https://www.colonscreen.gov.hk/tc/public/index.html

大便帶血(呈鮮紅或深紅)或附有大量黏液

持續腹部不適(腹脹或絞痛)

大便習慣改變,如大便變稀或便秘

體重無故下降

剛大便後還有便急的感覺,但不能排出大便

colorectal cancer.jpg

早期大腸癌可以是無明顯症狀,因此如發現任何異常,應及早請教醫生。

肝癌

肝癌是香港第三號癌症殺手。每年新症數目約有一千八百多宗,當中有7成半是男性,平均發病年齡為63至69歲。在2019年,男性肝癌死亡人數為1,129人。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當肝臟細胞出現異變及不停分裂,就會形成肝癌,可分為原發性肝癌(肝臟細胞引發的惡性腫瘤)或繼發性肝癌(由其他器官的癌細胞擴散到肝臟)。

成因/病徵

原發性肝癌的主要成因包括:

  • 肝硬化

  • 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及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

  • 進食有毒素的食物(如發霉花生或其他食品產生的黃曲霉毒素)

  • 長期酗酒

  • 長期受到某些環境污染物侵害(如吸入製膠廠使用的聚氯乙烯)

右上腹疼痛

小便呈茶色而大便呈淺灰色

皮膚及眼睛泛黃

食慾不振、噁心、疲倦及虛弱

上腹有硬塊

體重下降

治療方法
 

  • 手術切除:切除腫瘤連同部份肝臟。

  • 肝臟移植:整個肝臟被切除,並以一個健康的捐贈肝臟代替。

  • 消融療法:可以去除或破壞組織,包括射頻消融、微波治療、冷凍消融等。

  • 栓塞療法:使用物質阻斷或減少通過肝動脈流向腫瘤的血液,當腫瘤得不到所需要的氧氣和營養物質時,就不會繼續生長。

  • 標靶藥物:適用於無法進行切除手術、消融治療的肝癌患者。

乙型肝炎疫苗


全世界有過半的肝癌是由乙肝病毒傳染引致。慢性乙肝病毒帶菌者患肝癌的機會更比非帶菌者大約高出100倍。乙肝在香港頗為普遍,一般市民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為7.2%,即有約54萬人為病毒帶菌者。若您在1988年前出生,驗血時發現沒有乙肝抗體,醫學會建議您補打乙肝疫苗,加強保護。

liver cancer.jpg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抑鬱症

成因/病徵

抑鬱症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精神病,任何人士無論男性或女性,都有可能患上抑鬱症。患者不但會感到情緒低落,他的日常生活也會因情緒而受到持續影響。男性通常較少表現出典型的抑鬱症診斷症狀,這或令他們自己或身邊人更難注意到,甚至引致延誤治療。


導致抑鬱症的原因有很多,並且因人而異。有些人的抑鬱症是由幾種成因所導致。有些人更會在沒有任何明顯成因的情況下而感到抑鬱。

相對於退縮、孤立、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失去興趣等較熟知的典型抑鬱症狀,近年愈來愈多研究發現,男性的抑鬱症狀並非典型。

疲勞

易怒

高風險及衝動行為,如摔東西、狂賭、開快車

濫用酒精、藥物

疼痛、麻痺、腸胃不適、失眠

童年經歷

身體健康問題

睡眠、飲食和運動習慣

人生事件

遺傳因素

其他精神健康問題

服用藥物、軟性毒品和攝取酒精

假如你有上文列舉的徵狀,而且沒有好轉的跡象,便應向醫護人員或其他專業人士尋求援助。

 

治療方法

  

  • 藥物治療:抗抑鬱藥能有助促進傳遞大腦中影響情緒的血清素,及幫助產生維持腦細胞健康要素的腦神經生長因子,有效預防復發。

  •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是最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

失眠

成因/病徵

失眠泛指不能入睡、過早或間歇性睡醒而引致睡眠不足。每週至少三次有上述的睡眠問題,並持續一個月,即可定義為病態。失眠亦是男性荷爾蒙處於低水平時,身體可能出現的變化之一。

失眠通常由多個因素引起:

  • 心理因素:包括緊張、焦慮或抑鬱

  • 生活模式:不規律的睡眠時間、不良的睡眠習慣

  • 環境因素:房間的光線、聲音、溫度等等

  • 生理因素:咳嗽、疼痛、抑鬱症、焦慮症、睡眠窒息症及其他疾病等引致

insomnia.jpg

改善失眠的方法
 

  • 調整心態:每個人所需的睡眠時間各有不同,避免和別人比較。只要放鬆心情,睡眠自然變好。

  • 改變生活模式/習慣:避免午睡,因午睡會減低晚上的睡意和影響睡眠質素,另應建立規律的就寢和起牀習慣;避免吸煙和飲用咖啡、濃茶或含酒精的飲品。

  • 改善睡眠環境:睡房要保持寧靜,光線和溫度要適中。

若失眠持續或沒有改善時,建議尋求醫生的協助,一同找出失眠原因,按照個人情況給予適當治療。

參考資料

bottom of page